脉浮大,太阳也,腹满胁下及心痛,少阳症也。 若少阳胆热,脉弦而紧,小柴胡汤加羌活防风。
阳明潮热,大便溏,小便可,胸胁满,属阳明。《金匮》云∶病者身热足寒,颈项强急,恶寒,时头热面赤目赤,独头动摇,卒口噤,背反张者,痉病也。
夫保和散,但能消谷食痰涎,不能消荤腥血肉之油腻。若渴而有汗不解,或经汗过不解而渴,白虎汤,或加人参;无汗不渴,并不可服,则为大忌。
故曰逢霜始燥,逢雨始湿,此言时令之正也。脉浮而紧,而复下之,紧反入里,则作痞,按之自濡,但气痞耳。
然伤寒发热胁满痛,亦有兼太阳阳明表邪者,故无汗脉浮,恶寒胁痛,先用羌活柴胡防风汤,发散表邪,然后用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,加枳壳、桔梗、山栀、青皮治之。柴胡栝蒌半夏黄连甘草青皮枳壳此即小陷胸汤,加柴胡、青皮、枳壳。
《伤寒论》惟有太阳少阳少阴三经致嗽,非《内经》详而仲景略也。如先见太阳病未解,又见少阳病,此太阳与少阳并病。